運輸及房屋局
陳帆局長,JP 台鑒:
對房屋政策及運輸事務的幾點意見
感謝局長先生到訪黃大仙區,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下稱【本會】)藉此機會表達對房屋政策及運輸事務兩項問題的幾點意見。
房屋政策
正如兩任特首梁振英先生及林鄭月娥女士所言,居住問題已是香港迫切面對問題的『重中之重』,據本會收到居民的求助個案中,公屋申請者輪候5-7年者大不乏人,反映出政府一直承諾的『三年上樓』早已成空話!本會認為,住屋問題是大部分社會問題的根源,市民如不能解決住屋需要,則其他的個人與家庭問題便會接踵而衍生,繼而影響了對特區政府及施政的信任與支持;現時社會存在的矛盾對立,以致對政府的種種不滿,根源在於市民未能安居樂業。本會強調政府在房屋政策上必要有所作為,否則社會的分化對立將永不息止。
本會建議:
(1)剛發表的施政告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藍圖,建議填海以取得1700公頃用地,在社會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本會認同此為增加土地的必然選項之一,惟問題是選點與規模合適與否、及取得土地之後的發展規劃要合乎現實需要。本會不抗拒填海,但建議研究將現時葵青一帶的貨櫃碼頭搬遷至新填海區、賸出空地作為新城市之發展的可行性;
(2)加速落實青年宿舍計劃,讓年青一代紓解住屋需要的壓力;
(3)適當調整公私營房屋的規劃發展比例,增加公營房屋的建屋量,以此縮短上樓輪候時間,紓緩30萬公屋輪候的壓力;
(4)在將綠置居常規化的同時,當局不能減小居者有其屋的供應量,並應增大白表的中簽比例,讓較有經濟能力的市民多一項選擇;
(5)修訂現行部分不合時宜的擾民措施,例如公屋居民入息審查的年期由兩年延至三年一次、公屋加租機制要重新釐定,包括引入居民收入與支出比例及通脹因素;
(6)本會一直爭取重推公屋租置計劃(公屋出售計劃),坊間對此的渴求亦甚為強烈,故政府對此應要認真再作審視。
運輸事務
近年鐵路事故幾乎是無日無之,繼超級颱風『山竹』吹襲過後的交通大混亂,早前鐵路四線又齊齊『當機』,地面交通又再亂作一團;在鐵路為骨幹的政策下,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只能變為輔助角色,這亦令在發生鐵路故障時,嚴重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本會認為,政府需優化現時的交通事故應變機制,提升機制的靈活性與效能,以免『山竹』後遺症重現。此外,交通擠塞與泊車設施不足已成為常態。本會明白,政府刻意壓抑泊車設施數目是為降低市民購買私家車的意欲,但現時情況不單做成道路更加擠塞,亦加劇路面空氣污染情況。
本會建議:
(1)本會希望當局能盡快展開檢討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與『列車服務延誤罰款機制』的檢討,以回應民意訴求;
(2)港鐵工程接連爆出醜聞,政府須在事後才作出補救。本會認為,政府應檢討現行大型基建工程的監管工作措施,釋除公眾疑慮,重拾市民對政府和港鐵的信心;
(3)黃大仙區地勢多山,多半住宅均處於半山區域,包括彩雲、瓊富、慈雲山及竹園等,人口密集高達20萬,交通甚為不便。政府雖有東九龍鐵路線的腹稿,但遲遲未見具體規劃,本會促請當局盡快將此鐵路計劃落實,以打通彩雲、瓊富、慈雲山及竹園一帶的鐵路脉絡,令半山居民因而受惠。
(4)政府於本年度推出政策,鼓勵市民以「一換一」方式,購買電動車並銷毀舊私家車,但根據當局數字,自3月初至9月底,只有 169輛來自「一換一」計劃的電動車登記,反映計劃效果不彰。政府應檢討有關政策,加強推動以舊換新,減少路面污染情況。
(5)為了紓解車位不足問題,本會認為當局應該引入智能泊車設施,將小面積的停車場發揮最大的使用空間,增加車位的數目,便可將賸出路邊車位空間作適當的規劃。此舉不但可以減輕私人停車場的無理加價壓力,更可紓解違法泊車情況。
(6)行政長官於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三隧分流方案,將東隧及紅隧大幅加價來趕客,對有需要的駕車人士來說是懲罸性加價,有【寓禁於徵】的味道,實在是於理不合;本會相信最有效的方案應該是由政府向西隧補貼以作減價優惠措施,或直接回購其經營權,故此,本會認為有關方案應向公眾作充分的諮詢,以符合公眾最大利益為目標,而非政府所言這是不容討論的方案。
(7)自秀茂坪區重建及安達臣道公屋區發展後,令原已經常塞車的新清水灣變本加厲,甚至禍延至龍翔道,使黃大仙區的主要幹道經常車龍湧現;本會期望當局需予以正視,以免本區的交通擠塞問題進一步惡化。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2018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