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最新消息
社會民生
青年婦女
義工樂齡
會員福利
專題文章
出版刊物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凝聚居民心 同築社區夢
2350 2445
 
info@eastkowloon.org.hk
 
  會員登入   成為新會員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info@eastkowloon.org.hk
電話: 2350 2445
分享
返回


【意見書】疫境之下救民於水火-----對2022-2023年財政預算案的建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太平紳士台鑒:


疫境之下救民於水火
-----2022-2023年財政預算案的建議

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在去年10月發表的「齊心同行˙開創未來」施政報告中有五大重點,當中以發展北部都會區、房屋供應及改善民生及福利最為注目,也是針對香港社會最為首要處理的當前急務;毫無疑問,要配合特首施政報告的宏圖大計,本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必要有所舉措!

一直以來,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下稱「本會」)均認為本港大部分社會問題之根源在於房屋供應,市民未能解決居住問題便會衍生各種家庭以至社會問題,如若遇上經濟不景氣所引發的失業率上升,兩者交結之下必令社會問題更加激化。自香港回歸以來,公共房屋供不應求已成常態,而政府許下的「三年上樓」承諾早已成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據房屋委員會截至20219月底的資料顯示,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9年,較同年6月底公布的5.8年再惡化,刷新22年新高。資料更顯示在25萬多宗申請中,在近75千人當中有19%已輪候超逾6年。按政府於去年12月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推算,在2022/232031/32年度,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3萬伙;《長策報告》預計屆時可紓緩市民對公屋需求。不過,本會認為,這10年承諾對草根階層而言,祈求寸瓦立錐之地的願望仍是遙不可及!

縱使特首林鄭月娥女士的北部都會計劃勾劃了土地供應與興建公營房屋的美麗藍圖,不論能否如願如期的落實,惟對急須解決住屋問題的無殼蝸牛而言,也是遠水難以救近火。
本會翻查了近5年的財政預算案,發現了一個令人沮喪的數據!在2017-182021-20年的5份財政預算案,比對當中的「房屋」及「基礎建設」兩項支出佔公共開支百分比,發現這兩項重要政策在財政年度的支出預算百分比連續下跌了四年,直至去年的預算案才稍見回升。房屋支出由2017-18年的6.8%下跌至2020-21年度的5%,跌幅近百分之二十;而基礎建設更跨張,由2017-18年度的16.8%下跌至2020-21年度的10.2%,下跌了六個百分點有多,跌幅超逾五成。

雖然,以上兩者的支出比例在2011-22年度稍見回升,但房屋支出預算金額比對5年前上升了約16%,但如扣除建築成本上升與累計通脹率,委實是明加實減;而在基礎建項目的支出,更是比5年前實際減少了50億港元。從以上兩項數的反映,或可窺視近年公營房屋供不應求,與香港經濟呆滯不前的部分原因。

故此,本會要求財政司司長必須正視以上情況,在這兩個重要政策項目上有足夠的預視性,勇敢地開出大額支票,配合林鄭月娥特首的「開創未來」大計藍圖,並在北部都會計劃落實前繼續想方設法徵集土地發展公營房屋與基建,推動落實並加快增加建屋量,以及透過基建項目推動重建發展的齒輪,帶動社會民生經濟的復甦。本會相信,在解決住屋及經濟發展回復昔日水平之下,市民對政府的怨氣、社會對立的矛盾激化,自會有所消停。

當然,在民間要求政府庫房開水喉的同時,定必有人發出「吃光儲備」的警告,政府早在20209月時,已經明言「(政府)因抗疫救市措施而導致財赤,不會再推新措施。」問題是香港的財政儲備正是留作有急需要救命之用,本會認為現在香港正是危急之時,錢用在刀口之上正此其時。

有評論認為,經歷20202021兩個年度的赤字預算案合共約3,500億港元,於今儲備僅餘約9,000億,實不宜作出救市或向市民派糖的紓困措施。不過,以上財政儲備的估算實為錯判,因為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約為四分之三為外匯資產儲備,所以本港的財政儲備實遠超於以上數目。

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的財政儲備(包括計算黃金儲備在內)為4,413.5億美元,折合為34,204億港元,高踞全球第8位,排名在中國內地、瑞士、美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後。而按香港金管局於202010月發表的數據,香港的財政儲備在20209月時為4,562億美元(折合35700億港元),可見經過2020年的新冠救市措施所造成的財政赤字,並非「傷到入骨」,財政狀況依然屬於穩健。

毫無疑問,政府過去為新冠疫情作出連番大動作的措施,確實是對民生紓困上有正面的幫助。據政府於202111月發表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觀塘葵青與黃大仙依次為全港十八區最貧窮的首三個地區,貧窮率依次為28.8%(貧窮人口19.15萬人)27.5%(貧窮人口13.33萬人)27.1%(貧窮人口10.82萬人);在計算政府紓困政策的介入後,觀塘與葵青區的貧窮率均下降至5.5%,降幅為十八區之前兩名,而黃大仙區亦降至7.1%,減少了20個百分點,值得留意的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黃大仙區在所有選定政策介入後,兒童貧窮率、單親及新移民貧窮住戶比例仍然高於整體(見下圖)。由此可見,政府的紓困措施確實有效,也反證了當紓困措施撤減了之後,貧窮者仍在水深火熱之中。

經過2020年的新冠病毒折騰,香港民生經濟斷崖式插水,失業率與就業不足率逐步攀升,20212月的失業率更升至7.2%,是自2004年以來最高;而就業不足率亦上升0.2個百分點至4%,為2003年沙士後的高位。隨著疫情在2021年首季後放緩,經濟得以回氣,失業率亦於11月回落至4.1%;可惜的是,踏入2022年之際,在變種病毒的反撲下疫情再度肆瘧世界,全球的感染個案最高每天達200多萬宗,比2020年新冠高峰每天100萬宗多逾一倍,疫情控制或仍是遙遙無期,世界及地區經濟復甦未見曙光。

本會樂見政府在本年1月推出第五輪抗疫防疫基金,惟疫情的發展仍屬未知之數。本會認為,在疫情仍然嚴峻並可能進一步影響民生經濟的情況下,財政司司長必須抛掉財赤的恐懼,早作兩手準備,預先制訂救市救民的方案,以備不時之需。
自去年疫情侵港後,政府的防疫抗疫的措施多為人所詬病,不少市民對病毒檢測及疫苗接種都抱有懷疑及抗拒的態度,令致防疫抗疫工作未能造到做好。本會期望調撥資料進行廣泛的防疫抗疫宣傳教育,並在打疫苗常態應有預算和規劃為未來,鼓勵及令市民更方便接種疫苗。

此外,香港面臨另一艱巨無比的挑戰是人口急劇老化問題。近年香港的生育水平持續降低,2017年香港生育率已經是全球倒數第四。

據政府統計處於20209月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報告(下稱人口推算報告),數據顯示以本港2019年年中的751萬人口為基準,推算人口平均每年增長0.4%,將在2041年年中達至811萬的頂峰。之後受人口高齡化、死亡人數上升,以及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影響,推算人口平均每年下跌0.3%,所以本港人口將在2041年年中的811萬人口減至2069年年中的735萬人口,較現時整體人口少16萬。

人口推算報告2.5段指出:預期未來人口將持續高齡化。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 65 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推算在未來 20 年將增加接近一倍。撇除外籍家庭傭工,長者人口由2019年的132萬(佔總人口的 18.4%)上升120萬至2039年的252萬(33.3%)。相較之前20年(1999年至2019年)約61萬的升幅,未來長者人口上升的速度明顯加快。另須留意的是,長者人口超過 250 萬的情況將維持最少30年。至2069年,長者人口推算達258萬(38.4%)。與此同時,由於生育率維持低水平,推算15歲以下人口的比例由 2019 12.2%逐漸下降至 2069 7.6%
人口推算報告」又發現,在2024-2069年的人口組成百分比中,15歲以下由11%下降7%、15-64歲由71%下降至58%65歲以上由升%上升至35%。此情況導至少年兒童與老年人撫養比率分走兩極,前者164跌至120、後者則323急升至 606,增加近一倍。
另方面,香港市民的平均壽命不斷上升,1986年,男性出生時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4.1歲,女性則為79.4歲。到2020年,男性及女性的相應數字分別增至82.9歲及88歲。生育率下降、人口減少、平均壽命上升三者俱發,將產令社會人口老化勞動力削弱及整體經濟發展受到影響,亦對政府未來在社福開支有沉重的壓力。

可惜的是,歷任特區政府雖然有指出關人本港的人人老問題,但對此問題的解決卻始終有欠積極。本會認為,以上問題影響深遠,政府不能視而不見。在未有具體政策之前,財政司應該在稅務優惠上先走一步,例如調升供養子女額、為第二及第三名子女提供特別免稅額,以此鼓勵生育。

以下是本會對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及民生紓困措施的幾點意見:

1)撥款及加快程序處理,以便進行對北部都會計劃的環評及規劃等前期準備,務求計劃可提前上馬;

2)增撥資源針對觀塘葵青與黃大仙與三個最為貧窮地區,提供適切的社區支援服務,增強對兒童(特別是託管服務)、單親及新移民的支援;

3)再次向全港合資格市民派發電子消費券,但必要緊記去年派券時的疏漏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另外,派發的對象應該剔除已經移民及長時間移居海外者;

4)重推失業特別綜援計劃,以向因受疫情影響失業人士提供經濟支援;

5)放寛在職家庭津貼門檻在今年5月滿後再延長1年;

6)去年施政報告已承諾於本年下半年會將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劃一上調至3,815元的金額,預算案應按此增撥相關款項,並盡可能將計劃提前落實;

7)擴大過渡性房屋計劃,除了鼓勵更多機構加入「社會共享房屋計劃」外,政府也應積極研究在閒置用地及臨時用地,以組建貨櫃屋作過渡性房屋,將現時提供過渡性房屋20,000個單位的數量增加至30,000個;

8)「青年住屋計劃」推出多年,但進展嚴重滯後,政府必要讓這個計劃得以真正落實,並優化計劃增加供應單位與可租住年期,緩解青年住屋需要;

9)增加安老院舍的興建,以縮短有需要長者的輪候時間;

10)增設公立牙科診所及專科門診,縮短市民輪候時間及完善公立醫療服務;

11)為65歲以上長者提供牙保健計劃,每年免費為長者進行檢查與洗牙服務;

12)優化藥物名冊,盡快將治療不常見疾病及癌症的昂貴藥物納入名冊內,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13)優化醫療券制度,容許夫婦可以共用醫療券;

14)設立兒童醫券計劃;

15)為在職夫婦增設特別免稅額;

16)為鼓勵生育提供特別稅務寛減,例如調升供養子女免稅額為第二及第三名子女提供特別免稅額等;

17)退還一年的個人薪俸稅,上限為1萬元;

18)恢復學生車船半價證;

19)凍結政府收費調整;

20)為公屋住戶代繳兩個月租金;

21)適度寬免住宅物業差餉及地租;

22)建議增加臨時職位,重點範疇包括支援抗疫及疫苗接種計劃後勤工作、市區及鄉郊潔淨與環境衞生工作、網上運動藝術及語言課程導師、旅遊及文化宣傳KOL大使、推廣環保回收及分類再造等。

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在2017年競選期間及就任後首份施政報告均力推「理財新哲學,強調「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具有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為香港作投資,為市民解困。」也許,香港市民愚鈍,在林鄭月娥特首任內最後半年,仍未充份明瞭「理財新哲學」的真正意義;本會期望,在財政司司長的第五份財政預算案,可以充份展現應屆特區政府的「理財新哲學」,前瞻前未來及為香港作投資,帶領香港市民在疫情下共度難關,走出陰霾!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202227

 
Top  
返回  
下一則
                 



東九龍居民委員會

info@eastkowloon.org.hk
電話: 2350 2445
2013-2014年度會務工作簡報
更新日期: 2015-11-25
反釋法人士的思維誤區
更新日期: 2016-11-01
重要報告
聯絡方法
©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